手机版

扫一扫

通知公告 :

信阳市生态环境局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牵头评价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8月3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报了我市2021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全市二季度考核结果,宣读了《中共信阳市委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奖惩的决定》,对市生态环境局等10个2021年度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市委书记蔡松涛向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正友颁授荣誉牌匾。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紧盯问题加快补齐短板,锚定目标创新方式方法,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2021年度河南省全域营商环境评价中,由生态环境局牵头指标“蓝天碧水净土森林覆盖指数”位居全省第一,以环评审批为主要配合的项目保障、信用环境建设、企业权益保护等8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锚定空气质量全域二级达标目标任务,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打好扬尘、机动车、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三大战役”,统筹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对254个空气质量站点实行“时调度、日研判、周通报”,发现数据上升明显、异常偏高等情况,立即进行排查处置,切实推动污染问题及时有效解决。2021年,我市空气质量7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降至6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312天,6个县实现二级达标,圆满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创全省、全市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今年1-6月份,我市空气质量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得补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3320.5万元,同比增加2943.5万元。

完善污染防治闭环机制,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锚定水环境质量“保三争二”目标任务,坚持“一河一策”“一断面一策”“一排污口一策”,以淮河一干九支、六大湖库为重点,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精准科学制定治理措施,健全跟踪督办闭环机制,确保水质断面稳定达标。2021年,我市17个国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值达标率为100%,均值达到Ⅱ类水质断面10个。今年以来,我市紧盯目标持续发力,累计排查整治突出水污染问题286个,形成水环境分析报告99个,为协同开展全流域治理、从根本上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实施土壤改良专项行动,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以巩固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水平、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分类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持续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五大任务”为重点,持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全市土壤环境实现总体稳定、持续向好。

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助推企业绿色发展。在每月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日”的基础上,将每月的7日作为“三服务日”,局领导同志带头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倾听企业、项目建设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跟踪督办落实,限期解决。同时,为进一步健全长效服务机制,研究印发《市生态环境局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制定强化主动服务、压缩审批时限、柔性执法检查、加速绿色转型等十条具体举措,实现惠企纾困政策直达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涉VOCs企业专项帮扶等各类企业服务活动28次,主动服务企业360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700余个,帮助企业降低治污成本1800余万元,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信阳华信圣德健康产业发展集团、信阳百德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省畅亿森家具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为市生态环境局送来锦旗。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衡量“更好”的标准,最核心的是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市生态环境局将以践行“三服务”大比武承诺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擦亮“美好生活看信阳”的生态底色。